打造湖湘特色文化名片 |
——2015國家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單位高管研修班考察大球泥瓷藝 |
本文摘自湖南日報
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單位的精英們分享管理經驗
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單位的精英們在認真鑒賞大球泥瓷
董事長滕召華與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單位的精英們合影留念
文/圖 張萍
為貫徹重點文化設施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計劃,國家文化部舉辦了“2015年國家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單位高層經營管理人員研修班”(以下簡稱“考察團”)自11月7日至11月12日到湖南調研考察,湖南大球泥瓷藝有限公司有幸成為了本次調研的重點單位。
2015年11月9日,考察團一行23人來到了湖南大球泥瓷藝有限公司,大球泥瓷藝副總經理張萍帶考察團的專家們參觀了公司精品展廳,對大球泥原料和大球泥瓷作品做了詳細講解。隨后,考察團在公司會議室召開了以“文化產業經營管理體制與經營方式”為主題的座談會。座談會上,大球泥瓷藝董事長滕召華將本企業的行業特點、發展方向、經營管理經驗等在座談會上做了重要報告,考察團的專家們還就大球泥原料、大球泥瓷作品、以及大球泥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展開了討論。
考察團:滕董,我剛在展廳參觀時,看到了大球泥原料,外形如此特別,它是怎樣形成的?
滕董:據中國工程院何繼善院士介紹,大球泥是在億萬年前,燕山時期巖漿侵入地表時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一個是與偉晶巖有關,一個是要具備風化的地質條件。如若風化太過,就成散狀高嶺土,如若風化不足就成長石。由于苛刻的地質條件,大球泥的成型事實上很難。而因其品質優異、礦源稀缺、不可再生,現已被業內譽為‘泥黃金’,大球泥是世上極為稀有的非金屬礦石!
考察團:是什么時候開始用大球泥做瓷器的?做出來的瓷器又與眾不同在哪里?
滕董: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在用大球泥做出口瓷、國家宴會用瓷、國家禮品瓷、國家領導人用瓷,尤其是“毛瓷”的燒制,更是引起了整個陶瓷界的轟動,“毛瓷”是現當代瓷器精品中的精品,也是大球泥最經典的代表作。
用大球泥燒制出的瓷器釉面溫和潤澤,畫面清新雅麗,富有水份感,給人一種看得見摸不著、美中藏秀、艷而不俗、淡而有神的藝術效果,深受世界各國陶瓷專家和陶瓷藝術愛好者贊賞,一直是國內外陶瓷收藏家和國家級博物館首選的珍貴藏品。
考察團:大球泥除了做瓷器,還有其他的用途嗎?
滕董:大有用途,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人中認為,大球泥這種高端材料,可在醫學、生物、新技術等多種領域加以開發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邱冠周教授表示,可以考慮與做材料研究的專門機構合作,做一個關于大球泥的課題研究,深度挖掘其價值所在。而我國的陶瓷泰斗、清華大學張守智教授的夫人,清華大學材料研究專家呂小莊女士則認為,探索大球泥在珠寶飾品、航天航空、軍工、食品、化妝品等其他更重要領域的應用,充分發揮其最大價值,很有必要。
考察團:現在這樣的環境下貴公司有沒有受到沖擊?
滕董:沖擊肯定是有的,文化產業本就是一項長線投資,現在整個大環境都很低迷,但是由于大球泥瓷是一稀缺原料制成,還有自身的品牌效應,以及我們在管理運營上的及時調整和改進,加上國家還是提供了一些扶持政策,政府這塊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和支持,目前銷售業績這塊也還算可以,我們只需要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把品質做好、把宣傳推廣做好,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一切都會雨過天晴。
考察團:大球泥瓷現在品牌宣傳做得那么好,投入一定很大吧?
滕董:我公司每年投入近千萬作為宣傳費用,從黨報、央媒、電視、相關網站鏈接、雜志、宣傳片、微信微博等展開宣傳推廣、營銷策劃,深度打造“大球泥瓷”的知名度。尤其是和湖南日報報業集團的三年戰略合作,在宣傳推廣大球泥瓷的同時,對湖南的特色——湘瓷文化的宣傳,也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考察團:“互聯網+”模式,貴公司是怎樣結合的?
滕董: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陶瓷藝術品的營銷也從傳統模式轉移到了這種新型模式上來。一方面,大球泥瓷藝首創中國高端藝術瓷的線上線下大數據商業運營模式,充分運用電子商務營銷與微營銷相結合的理念,在打造線下實體展廳、專賣店的同時,于線上打造數字化營銷交易平臺。同時,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和借助電子商務平臺,也推動了中國陶瓷產業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促進了中國陶瓷產業的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實現湘瓷品牌的全國乃至全球塑造,逐步奠定和樹立優秀的湘瓷品牌影響力,并著力將大球泥瓷產品打造成湖湘的特色文化名片,最終實現中國陶瓷產業的全面振興!
另一方面,“大球泥+瓷器”、“大球泥+高檔護膚品”、“大球泥+軍工科研”、“大球泥+納米技術”、“大球泥+生物科技”以及“大球泥瓷+茶葉”、“大球泥瓷+湘繡”、“大球泥瓷+國畫”、“大球泥瓷+書法”等等的結合,都將是我們接下來需要拓展的領域。
考察團:“大球泥瓷”品牌現已經做得很成功,那目前市場上有假冒偽劣現象嗎?貴公司又是怎樣應對的呢?
滕董:目前市場上有人拿著鉀長石、鈉長石當作大球泥做文章,但由于大球泥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包括它的形成條件都是很特殊的,那和鉀長石、鈉長石完全不一是一回事。而且我公司一直在和材料專家、探礦專家、地質專家等合作尋找大球泥,目前為止再也沒有找到,大球泥成為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
對于大球泥瓷創作的作品來說,我公司在這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工作,大球泥瓷有自己的注冊商標,每一件作品都有LOGO、編號、收藏證書,每款藝術品都有創作者的筆觸,都有自己的知識產權。特別是大球泥瓷的兩款經典作品:《毛澤東主席浮雕瓷像》、《釋迦牟尼佛瓷塑像》。《毛澤東主席浮雕瓷像》是我們買斷了張松鶴先生1965年創作的毛澤東主席浮雕像的原模和版權。限量發行1200枚,編號0001號捐贈到了韶山毛主席遺物館珍藏陳列;作品《釋迦牟尼佛瓷塑像》創作初期多次跟旅美畫家李自健老師溝通,最終確定以臺灣佛光山釋迦牟尼佛的造型來創作,限量發行500尊,并將編號001《釋迦牟尼佛瓷塑像》贈送給星云大師珍藏于臺灣佛光山。星云大師還特意回贈墨寶《多寶佛》給大球泥瓷藝。
考察團:未來大球泥瓷的發展方向如何?
滕董:大球泥瓷的品牌已經樹立起來了,我公司現在是湖南省文化產業重點扶持企業,也是國家文化部特色文化重點項目之一,為此我們在投入上也在不斷加大,今年生產基地新增了兩千多平方,展廳陳列也做了擴大改進,我們還將籌建一個大球泥瓷的藝術館,讓人們能夠品鑒高貴典雅的大球泥瓷,讓稀缺的大球泥資源不僅只為我公司所用,還為整個湖南的湘瓷產業所用。一流企業做標準,我們公司率先制定了藝術瓷的行業標準——《大球泥瓷》標準,這不僅能積極推動湘瓷技術的創新發展及產業的做大做強,而且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陶瓷文化的弘揚與發展也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但如此稀缺的資源,僅僅只拿來做藝術收藏瓷,還是片面了一些,應該盡可能的挖掘其最大的利用價值。目前我公司已經申報近100項專利,通過的已有20余項,我們也正在申請納入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湖南省財政扶持企業,努力為大球泥原料爭取更好的技術、資金等扶持條件,為進一步的科研做準備。
大球泥資源現已枯竭,湖南大球泥瓷藝有限公司會充分利用手里僅存的100余噸大球泥原料,在繼續限量創制精美絕倫的“大球泥瓷”外,將進一步探索大球泥在醫學、生物、新技術、珠寶飾品、化妝品,尤其是航天航空、軍工等更重要領域的應用。
考察團:展示在貴公司展廳里的作品,件件都是精品,讓人很是享受,非常好。個人建議在未來作品器形設計上還要加大力度,特別是一些首飾、掛飾值得開發,應該市場不錯。
滕董:目前,大球泥瓷藝現正在組建一支給力的設計團隊,我們也正在和中央美院、清華美院、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等高等院校以及一些國際頂尖的設計師合作,爭取設計出一些現代化、國際化的器形,甚至一些符合西方人品味的作品,與國際接軌。至于做出精致的首飾、掛飾等,我們也一直在努力,相關的工作已經在進行,相信不久就會出來新作品,一定給大家驚喜。
考察團:此次的考察,收獲頗豐,受益匪淺,在此祝愿大球泥瓷藝越做越大,有一個更加輝煌的明天。
滕董:非常感謝專家們到來,感謝對我們公司的關心,感謝為我們提出了這么多寶貴的建議。當前,悠久而豐富的中國陶瓷藝術與科技在世界陶瓷文化領域的地位及其影響力,是任何民族的陶瓷文化都無法相提并論的!中國當代陶藝除了傳承傳統陶瓷工藝外,還應在中國文化豐厚土壤的基礎上去創新,“大球泥瓷”作為湘瓷的特色品牌,將努力與國際接軌,爭取為全球當代陶瓷的發展開辟新思路、新視野、新空間,早日代表中國藝術陶瓷的最高水準登上世界文化藝術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