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工藝中,琺瑯彩瓷是集瓷、畫、詩、書、印為一體的高雅藝術品,高貴奢華,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于犒賞功臣,平民難得窺見。琺瑯彩瓷的正式名稱為“瓷胎畫琺瑯”,是從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后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琺瑯彩是在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瑯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制的新瓷器品種。
《錦堂高貴》瓶 材質:大球泥 工藝:琺瑯彩
古代琺瑯彩瓷的制作有以下特征:
1、地點:主要制作地為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是無可挑剔的正統琺瑯彩瓷。
2、程序:琺瑯彩瓷是清代所有彩瓷中制作最嚴謹的瓷器制品,幾乎每一道程序都經皇帝親自篩選,嚴格把關,才可成器。
3、用途:早期琺瑯彩瓷主要用于帝王賞玩,其它情況(如下賜重臣、外交互贈時)一般都有記錄存檔,流傳有序。
4、畫風:琺瑯彩瓷一直由帝王參與制作,器物圖案豪華,取材嚴謹,制作一絲不茍,富有濃郁的宮廷氣息,也是清代彩瓷制作的最高藝術體現。
5、社會認知:琺瑯彩瓷在官窯收藏者中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民國時期就曾流傳“古月軒”一說,雖然毫無根據,但至少可以表明在當時它已經被社會上的古董商、收藏者極大程度神化了。
《雙壽圖》瓶 材質:大球泥 工藝:琺瑯彩
大球泥瓷琺瑯彩在原有琺瑯彩瓷的制作工藝上進行改善,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
1、大球泥瓷琺瑯彩瓷胚以大球泥原料為主,并已申報發明專利。
2、大球泥瓷琺瑯彩釉胚燒制溫度有別于其他琺瑯彩,突破了1200-1300度燒制溫度的限制,達到了1400度的高溫。
3、大球泥瓷琺瑯彩綜合了景德鎮的創作方法與醴陵的燒制技藝,邀請知名工藝美術大師創作,成瓷更加溫潤通透,色彩對比更加鮮艷奪目。
《喜在枝頭》瓶 材質:大球泥 工藝:琺瑯彩
文化藝術,在傳承中升華。大球泥瓷,在升華中流芳。
《喜從天降》高腳凈瓶 材質:大球泥 工藝:琺瑯彩
《梅開五福》瓶(已被收藏) 材質:大球泥 工藝:琺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