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湖南省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湖南佛教協會副會長懷梵法師受滕董之邀蒞臨大球泥瓷藝參觀講學。
當代高僧中,懷梵法師不僅敏于踐行,勤學實干,功德高顯,關注社會,扶貧濟困,而且非常注重學習,他在忙忙碌碌之中,擠出一切時間,著書立說,勤練書法,鉆研攝影,皆有成就,給廣大信眾留下了許多非常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此次大師百忙之中進行講學,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立體豐滿、才華橫溢的當代大師。
“因緣相聚”
——因與滕董、大球泥有著多年的因緣,才有這第二次的相聚。
懷梵大師表示很高興看到大球泥瓷藝在原料研發、產品創新創意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的眾多成就,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實屬不易。只有有意志、有愛好、有境界的人才能做文化企業、做承載文化的瓷器。“佛法發展到今天,都是學佛之人;瓷器發展到今天,是好瓷之人的堅持。經營文化企業與修佛參禪有異曲同工之處。”
“奉獻”
——懷梵大師的禪意世界,也在此時傳播到大球泥瓷藝來。
懷梵大師一直倡導著眾人要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像大球泥瓷這樣的珍品,大家滿懷希望去發揚光大,才是幸福的,因為它承載的文化有希望、有底蘊、有未來。
懷梵大師評價大球泥瓷是“不二產品”。在瓷器中是難得的珍品,因其稀缺及不可模仿,未來的價值非凡,更要堅守原則,留給世人的將是“大球泥”的文化精神。
《觀世音》瓷雕得到了懷梵大師的好評,并現場贈送墨寶表達對大球泥瓷藝的支持。
滕董很榮幸邀請懷梵大師到訪講學,并為懷梵大師詳細介紹了大球泥瓷藝現階段取得的成就,同時,滕董表示,懷梵大師的講學,不光是在佛學上,更是為大球泥瓷藝的未來發展點亮了一盞光明的指路之燈,能得到大師的肯定,相信大球泥瓷藝未來將在文化“奉獻”的精神中,留給世人“永遠的大球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