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贊工藝。在工廠一線,謝組長現場了解大球泥瓷藝的生產研發情況。醴陵工廠總經理馬禮對整個生產工藝做了詳細講解。當領導們看到幾位大師聚精會神在一筆一繪進行創作時,紛紛感嘆其工匠精神。大國工匠,一筆一劃皆是天下。
說工藝,論創新。總公司副總經理姚衛匯報到,公司正在將大型高溫浮雕瓷板畫運用到公共文化藝術中,如地鐵站、博物館、展覽館、特色賓館等,特別是在北京地鐵十七號線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目前工廠正在為建黨100周年創作《千秋偉業》系列大型浮雕瓷板畫。
講原料,談發展。了解到大球泥這種原材料已經稀缺,領導們擔心工廠進行過度開發而所剩無幾。馬總表示,公司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大球泥的使用有嚴格的標準,每年使用量控制在幾百公斤。
談標準,系效益。得知大球泥瓷合格率遠低于同行業,領導們表示擔心合格率低影響企業效益。馬總解釋道:大球泥合格率低有三個原因,一是大球泥本身的材料特性成型難;二是燒制溫度高達1400度;三是公司制訂《大球泥瓷》標準,質量檢驗嚴格。聽完馬總的理由,領導們豎起大拇指。表示高品質保證才對得起“泥黃金”這么珍稀的材料。
觀展廳,贊精品。領導們參觀醴陵展廳,姚總匯報了大球泥瓷作品的三個特點:一是畫面留白三分之二,充分展現瓷質。二是作品設計精美雅致,都是小而美的精品。三是獨特的浮雕亞光工藝,融合釉下五彩技藝。
為了感受大球泥瓷的獨特魅力,謝組長還親自拿起一個杯子在燈光下近距離上手觸摸,那潔白溫潤通透的瓷質就像李清照的詞作,躍然心頭。
開方子,謀發展。各位領導在了解大球泥瓷原料、工藝、營銷后,紛紛為大球泥瓷藝的發展獻計獻策,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如何運用陶瓷講好紅色故事;如何開拓好高端陶瓷市場;如何開發“泥黃金”的其它用途......